5月3日晚,和女友在文山湖谈心,准备回去时发现她放在身边的斜挎包不见了,附带着我放进去的手机和钱包。我两都是刚刚取的钱,损失略大。本想着盗亦有道,很多小偷会将卡丢在附近。前前后后找了一圈也没发现,只好去补卡了。

想来想去有一件事就是不爽,就是微信聊天记录的丢失。我不强求它云存储消息,但它竟然无法导出历史记录。(别提腾讯安全管家导出记录,首先这个最近才出,其次这尼玛导出个聊天记录还要捆绑。)这种没有最新技术的IM竟然在中国大行其道!其实微信的其他功能做得挺不错了,比如表情,语音等,虽然和其他IM(line等)没什么大的差异。我无法忍受的是微信对数据的态度。聊天记录作为一种数据,而且是对用户最密切的一种数据,竟然无法导出,而且在聊天面板删除后,就完全删除了。想想qq吧,现在怎么说也做到了非会员7天聊天记录漫游。

钱包,钱,卡,手机等等,都可以转换为钱的损失,可以用钱买回来。我忽然想到了“熵”这个概念, 能转换为钱的东西的“熵”(信息熵)是很高低的,因为钱到处都有(虽然大多不是你的),冗余度高,根本没有信息,也就没有意义。而聊天记录是独一无二的,“熵”(信息熵)是较低高的。所以价值高于其他。那么整个宇宙的“熵”(热力学熵)在不断地增大,但是人类是可以在局部范围(比如地球)降低“熵”(热力学熵)的。所以降熵乃是人类的崇高使命啊,扯远了。。。

PS:上一段记错了信息熵的定义,搞浑了高低差别,遂作修正。信息熵和热力熵还是有差别的,还有个生态熵。热力熵指的是系统的混乱程度,而信息熵指的是信息密度。生态熵指的是生物多样性。明显后两者熵越高越好,热力熵呢,却是要低的好,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,熵的增加,意味着无用能量的增加,这是需要能源的人类来说,当然是不愿意看到的。

说说手机上的数据,首先,照片我都是用instant upload, 所以照片无忧。联系人,笔记是同步的。丢失的数据有短信和通话记录,不过这些不是很重要了。

丢失的物品中,有跟着我5年的钱包。虽说已经很旧,但是很难再接受一个新钱包了。

回到开始,其实丢的东西,在历史的长河来看, 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对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说,是挺大的一笔。所以说以后要达到小康生活,在我看来是,随意丢些日常用品而不会影响到生活。我爸一直要我提高安全意识,吃一堑长一智,这是个大实话,但是我不想被偷一次就影响我固有的生活习惯。该怎样还是怎样,安全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,比如智能化。像钥匙这种古老的东西,应该被密码锁替代才对。

写着写着发现我竟然没用繁体字,更发现不知道表达了什么,好像还有很多想到的没写出来。